10月19日,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2019年学术年会在陕西西安召开,本次会议以“科技创新与传统工艺”为主题,并与中法合作公输堂古建油饰彩画保护修复培训班开班仪式和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一起举行了盛大的学术研讨。本次会议是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举办的第3次学术年会,由2019年联盟轮值主席单位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负责筹办。国家文物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联盟的40多位专家、学者和相关技术人员与会并以“科技创新与传统工艺”为主题进行研讨。
国家文物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 罗静
2019年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年会现场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在致辞中表示,文保工作者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丝路精神,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切实发挥丝绸之路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的作用,在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并且对联盟下一步工作提出希望与建议,他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作用,精分细做文物科技创新研究,不断提升我国文物科技保护、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要尽快建立常态化的工作制度,保持联盟平台持续的运行机制,发挥好协调作用。各成员单位要加强联动,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共享成果。要抓好顶层设计,统筹做好丝绸之路科技创新的专项规划。要利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育资源,抓好人才培养;要抓好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利用联盟方位的文物科技资源,采取共建工作站或实验室、互派技术骨干、开展专项研究等措施,共同解决文物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推动国际化发展壮大联盟,提升联盟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并表示文保工作者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丝路精神,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切实发挥丝绸之路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的作用,在推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2017年10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下,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中国丝绸博物馆与上海大学等多家文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立了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主要任务是致力于战略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物科技创新提供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两年来,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先后举办了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论坛、丝绸之路遗址保护高级培训班、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技合作论坛,努力扩大“朋友圈,”不断提高知名度,正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智库。
“一带一路”建设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传统、新兴、前沿、交叉和多个学科,深入开展行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建立完备的文物科技创新学术体系,是巩固联盟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当前,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均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科研方向涵盖织品、陶瓷、石窟寺等多个文化遗产类别,门类齐全,科研基础较好。在当天举行的学术会议紧密围绕“科技创新与传统工艺”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互动。主旨报告包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黄克忠先生“石质文物保护七十年”、法国遗产科学基金会主任波瓦侯·埃马努埃尔先生 “巴黎圣母院:重建与修复中的关键问题”、上海大学副校长段勇“上海大学文物保护人才培养”,法国国家遗产学院(INP) 院长佩尔索纳·查尔斯先生“法国国家遗产学院人才培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温睿“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人才培养”、复旦大学教授王金华“科学研究与石窟寺保护”、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宏“预防性保护在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应用初探”、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林毅“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保护与修复——以130窟保护为例”、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馆员周旸“见微知著:周秦汉唐时期的陕西纺织考古发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西晨“汉阳陵东阙门遗址的科学调查与记录”、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黄河“青龙镇出土瓷片微纳米气泡清洗研究”、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研究员马宏林“文物超声检测”。
轮值主席授旗仪式
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2019年年学术会议顺利结束,在会议期间召开联盟执行理事会,理事会讨论决定新增补云冈石窟研究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文化遗产研究院为联盟理事单位,推荐确定2020年轮值主席由非常任理事单位中国电科集团重庆声光电智联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先生担任,李军在轮值主席发言中表示,联盟在2020年将认真落实罗静司长的要求,踏实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发挥好联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