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于浙江杭州顺利召开。此次论坛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由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主办,联盟秘书处永久挂靠单位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基础科学研究院、上海大学文化新经济研究院联合承办,联盟主要发起单位之一中国丝绸博物馆协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印度和韩国约40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常任执行理事段勇主持,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代表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致欢迎词。浙江省文物局曹鸿副局长表示,浙江省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和传承利用方面,理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罗静司长介绍了我国在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合作领域、文物保护科技创新领域等取得的最新成果,并对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希望与建议。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还有中国文物报社柳士发社长,上海大学原校长、党委书记、973首席科学家罗宏杰教授等人。
本次论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主旨报告,又有圆桌会议;既有大会报告,又有现场连线。会议紧密围绕“文化遗产与新经济:理论与实践”、“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两大议题展开交流互动。在主旨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教授对丝绸之路沿线23个国家的岩溶类型与特点进行介绍,并明确提出七个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岩溶广泛分布引起的诸多资源环境问题对文化遗产的保存造成复杂影响,这也是合理开展保护工作时必须直面的重要难题。中国文化新经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赵迪主任强调,国内和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而言既是重大挑战也是重大机遇。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融合才是促进文化和经济双向提升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随后,美国Rodney Cone主任,印度Rajiv Ranjan教授和德国Iris Borowy教授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各国政府在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所作的尝试和取得的成果。圆桌论坛则以新经济背景下文化遗产利用的实践探索为题深入对话,专家们提倡构建一个文化与经济和谐的,多层次、多方面、全链条、深层次的融合系统,积极推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的转变。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韩国崔戴元教授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在遗产重构方面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前景。浙江大学张秉坚教授、上海大学黄晓教授、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方北松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郭宏教授等学者针对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最新前沿进行交流,主要涉及石窟寺、壁画、竹木漆器、古建筑、丝绸等文化遗产的病害机理分析、加固材料与技术研发、价值评估及传承等多个方面。此外,会议现场与身处缅甸蒲甘的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轮值主席、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赵强院长进行视频连线,通过一睹中国最大文物援助项目的实时进展,全面展现了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国际风采。
本次论坛针对“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科技创新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就其重要性达成广泛共识。在当今“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大框架下,如何继续深化人文与自然科学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推动文物价值的多元化、创造性转化等,是所有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学者所肩负的更新、更大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