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联盟智库 >> 正文

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创建时间:  2017-10-17     浏览次数:


基地主任

罗宏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上海市“领军人才”(2007)、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人才(1998)。 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陕西省科技进步奖、陕西省政府优秀出国留学人员奖以及上海市优秀科研院所所长奖等。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第七届、第八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第五届、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2001-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研究方向包括:古陶瓷科技研究,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节能材料及功能陶瓷粉体合成。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率先将数据库以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引入中国古陶瓷的研究中,开展了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与技术基础的研究工作;在节能材料方面开展了智能型节能粉体及节能陶瓷膜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试点项目、上海市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院)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

面向我国文化遗产系统性主动保护需求,开展了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与技术基础的研究工作。以壁画、陶质彩绘文物等抵御环境侵蚀能力差的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集国内文博行业及科技界力量,聚焦“埋藏-发掘-保护-保存”全过程的共性科学与技术基础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建立便携、原位、无损分析技术体系,多角度认知硅酸盐质文化遗产制作材料和工艺的科学原理,揭示病害产生原因及演变过程,研究评估以往和现有常用保护材料和技术的科学基础,开展新型保护材料与保护工艺研究,建立保护技术评价规范与标准。








下一条:石窟寺文物保护工程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