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9日,由敦煌研究院、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联合主办,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资助举办的“2018年敦煌论坛:敦煌与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敦煌莫高窟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匈牙利、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的160余位代表济济一堂,共聚莫高窟展开学术研讨。会议开幕式由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杨富学研究员主持,简略介绍了会议的缘起与组织情况。
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所长杨富学研究员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研究员致开幕词,诚挚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代表,指出敦煌文化是丝绸之路文化的产物,是古代东西文明交汇的重要成果。从敦煌学出发,共同探讨敦煌·丝绸之路文化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深刻领会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而后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万明研究员致欢迎词,简要回顾了中外关系史学会3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及敦煌在中外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日本筑波大学八木春生教授代表与会学者致辞,对敦煌学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殷切希望敦煌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主张举办更多的专题会议。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研究员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万明研究员
日本筑波大学八木春生教授
本次学术研讨会议题主要涵盖“敦煌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中外文化的交融”、“丝绸之路沿线宗教文化交流”“敦煌·丝绸之路相关历史文化问题”等诸多方面。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31篇,大会甄选75位专家和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发言和探讨。大会主题发言环节有四位代表发言,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万明研究员《西来之乐筚篥的古今传承:从壁画到民间音乐会》、日本筑波大学八木春生教授《敦煌莫高窟唐前期第一期诸窟的特征》、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郝清新(Imre Hamar)教授《The Indian and Central Asian Influence on the Image of Samantabhadra Riding on a Six-Tusked Elephant in Dunhuang(敦煌所见普贤骑六牙白象图像之印度、中亚因素)》、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杨富学研究员《贵霜王朝大夏建立说献疑》的报告。
万明研究员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以及河北墓葬壁画中筚篥图像的遗存为例证,构建西来之乐传播的重要轨迹,否定了学者提出筚篥“在元代以后渐趋冷落”、“今世已绝”之说。指出源自波斯,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筚篥,经历千余年的流变,并未消逝于世人的视线,而形成为今冀中民间音乐会笙管乐的主奏乐器管子,实为丝绸之路中外文明融合的典型范例。
八木春生教授通过对唐前期第一期(相当于初唐前半期)诸窟,尤其以第57窟和第322窟内容、题材和营建思想的比较研究,明确了这一时期石窟内容相较于隋代以来出现的两种新形式:1.南北壁出现极具写实感和往生描写的特定净土变;2.佛的至高性被减弱,造像向世俗化发展。
郝清新副校长以敦煌壁画《华严经变》中所见普贤菩萨所骑六牙白象的造型为例,探讨其构图特点及其与印度、中亚文化因素之关系,从而揭橥敦煌佛教艺术中的外来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
杨富学研究员探讨了贵霜王朝大夏建立说的诸多疑点。通过对《汉书》、《后汉书》等传世史书的记载,尤其是通过悬泉简牍,获得了多件大月氏资料,足证大月氏是贵霜国的建立者,而非学界所谓的由大夏所建立。近期中亚地区的考古发掘,同样支持大月氏建立贵霜王朝的说法。
这些报告立意新颖,资料丰富,而且公布了不少新资料,对中外关系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大会主旨发言之后,安排了六场分组发言,还有相关的学术调研。此次研讨会旨在砥砺学术,培养年轻后备人才,加强中外学术文化交流,推进敦煌学的深入发展,扩展敦煌学与周边学科的交叉研究。
消息来源:敦煌公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