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追索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成功追索流失日本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创建时间:  2019-09-12  赵朋卫    浏览次数: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公安部刑侦局副局长龚志勇,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副司长邓超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陆琼主持。

从今年3月初,疑似我国流失文物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现身东京文物拍卖市场,到8月23日这批青铜组器平安归来。5个月紧锣密鼓的追索工作成功将流失日本的8件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追索回国,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研究鉴定,该组8件青铜器被整体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将于近期与公众见面。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回归,是我国政府在国际公约框架下成功追索流失到日本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

发现重要线索 立即开展调查

3月3日,国家文物局接到举报,称日本某拍卖公司拟于近期拍卖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疑为我国非法流失文物。当日,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了相关调查研究工作,并在三天的时间内,获取了该批青铜组器为近年来被盗出土且非法出境文物的相关线索依据。

“通过鉴定研究,发现该批青铜组器的器型、纹饰、铭文符合春秋早期青铜器的典型特征,铭文显示器主为‘曾伯克父甘娄’,锈色呈‘新锈’状,缺少流传的历史痕迹,经过和同时期考古发掘资料比对,基本认定该批青铜组器应为湖北随枣一带曾国高等级贵族墓葬被盗出土文物。”关强介绍道,我们在广泛搜索信息的过程中获得一条关键信息,该批青铜组器曾于2014年在上海出现,经向全国21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处查证,所有管理处均未办理该批青铜组器的临时进境或出境手续,有力证实该批青铜组器应为2014年之后被非法出口至日本。

外交刑事联动 促成文物返还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应为我国近期被盗掘并走私出境的珍贵文物。”关强说,3月6日,国家文物局研究决定,立即启动该批青铜组器追索工作。

鉴于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为被盗掘和走私文物的涉案证据尚待公安部门侦查后进一步完善,是非法出口文物的证据已较为确凿,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分别牵头开展外交协商和刑事侦查两方面的工作,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视情共同推进。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部署要求湖北、上海两地公安部门,开展相关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上海公安迅速启动、第一时间查明了文物持有人情况、文物走私证据链条等关键信息。”龚志勇介绍说。

3月9日,国家文物局向日本驻华使馆通报流失文物信息,提出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是非法出口的中国文物并涉嫌为被盗掘走私文物的相关证据,依据中日两国共同加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规定,提请日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开展相关工作,协助中方妥善解决该批青铜组器的返还问题。

在外交努力与刑事侦查合力推动下,日本拍卖机构公开声明中止文物拍卖,局势得到初步控制。

取得阶段性进展后,国家文物局与日本驻华使馆保持密切沟通,多次重申依法追索文物的坚定立场,反复磋商流失文物返还的具体方式,日方予以高度重视与积极协助。应国家文物局要求,我驻日本使馆、日本外务省在东京共同会见拍卖公司负责人,说服其配合中日两国政府对文物进行控制,防止文物再次流失。公安部刑侦局组织指挥上海市公安机关在全面细致的调查基础上,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规劝持有人上缴文物并主动投案。

经过文物部门和公安机关多方施加压力,文物持有人于7月同意将该组青铜器无条件上交国家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8月20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公安部派出的联合工作组,在我驻日本使馆和日本外务省代表见证下,于我驻日本使馆完成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实物鉴定与接收工作。国家文物局在我驻日本使馆全力支持下,以最快速度完成文物日本出境手续,8月23日携运文物星夜抵京,8月24日凌晨安全入库。

关强表示,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是我国近年来在国际文物市场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实施跨国追索的价值最高的一批回归文物。文物的成功回归,是文物部门与公安机关、驻外使馆通力协作,选取最优追索工作方案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我国依据相关国际公约,在日本政府的配合协助下,实现的流失日本文物的回归,为国际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贡献了新的实践案例。

龚志勇表示,此次与国家文物局联合追索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是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的重要成果之一。公安机关将继续积极与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密切联系配合,总结经验,加强研究,积极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全力开展被盗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缴工作,为保护国家文物作出更大贡献,同时,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物交易、收藏、进出境等活动时,一定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

成功追索的法律依据

“此次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成功追索,最主要的国际法依据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简称‘1970年公约’) 。” 关强介绍,1970年公约是规范和平时期文物进出口和跨境流转行为的国际公约,对于打击文物非法贩运、支持文物原属国追索非法流失文物、促进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的国际合作、提高各国民众的文化主权与文物保护意识起到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被称为“文化财产国际立法之里程碑”。根据国际公约规定和原则精神,各缔约国负有完善国内立法和执法机制,积极开展双边合作,促进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的公约义务与国家责任。

中国于1989年加入1970年公约,并在国际公约框架下,与22个国家签署了打击文物非法贩运、促进流失文物返还的双边条例。多年来,国家文物局一直积极履行相关公约义务,推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法制建设与实务工作。200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设置了文物进出境、文物市场管理两大专章,不断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加强对中国文物进出境和文物市场的监管力度。我们在全国设置了21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依据《文物出境审核标准》对所有出境文物开展严格审核,防止珍贵文物流失境外;实施文物拍卖标的审核制度、文物购销标的审核备案制度,防止盗窃、盗掘、走私文物进入国内流通领域。同时,国家文物局于2018年正式公布“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也是为了切实履行国际公约义务,防止外国被盗文物进境流通。启动这次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追索工作的首要依据,正是基于中国施行了严格完善的文物进出境监管制度,并经查核该组文物未取得文物出境许可,因此可以依法作出该批青铜组器为非法出口文物的定性。

日本于2002年加入1970年公约,同时日本也颁布实施了旨在实施1970年公约的《文化财产非法进出口控制法》,该法与日本《对外交往与外国贸易法》《关税法》《古物营业法》等法律一起,构建了日本政府文物流通管控法律体系。配合中方开展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追索工作,既是日方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的要求,也是日方执行其国内法律制度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六章“文物进出境”第60条规定,国有文物、非国有文物中的珍贵文物和国家规定禁止出境的其他文物,不得出境;第61条规定,文物出境,应当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除此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法》等均对文物进出境作出了明确规定。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151条第二款规定,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任何人一旦违反上述法律规定将文物运送出境,公安机关将依据上述法律对相关走私文物犯罪行为开展立案侦查,并坚决追缴涉案文物。此次追缴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就是例证。

龚志勇介绍,实践中,公安机关发现,近年来,将被盗文物走私出境寻找买家,或走私出境拍卖“洗白”再回流中国进入市场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成为一种趋势。公安部已将打击走私文物犯罪列为打击文物犯罪工作重点之一,并提出不仅要破案件、打团伙、抓逃犯,还要坚决追缴涉案文物,对文物犯罪实施全链条打击,从而为保护国家文物安全、守护中华民族根脉作出更大贡献。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的鉴定和价值

“国家文物局主要开展了三次曾伯克父青铜组器鉴定研究工作。

一是在获知文物拍卖相关线索后,我局立即根据图片信息,组织多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和青铜器鉴定专家依据图片开展鉴定,并委托湖北省博物馆(考古所)开展考古比对研究。二是我局赴日工作组开展接收文物工作之前,组织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两位资深青铜器鉴定专家在我驻日本使馆,先期对文物进行了现场鉴定。三是文物回京后,我局又组织多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和青铜器鉴定专家开展了系统的科技检测与鉴定研究,该组文物现已经被专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邓超介绍道。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应是源自我国湖北随枣一代、春秋早期曾国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文物。曾国在传世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 1966年京山苏家垄出土“曾仲斿父”九鼎铜器群,学术界才确认随枣走廊一带有曾国,1978年随州发现曾侯乙墓,多数学者认为曾国就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随国。随着近年来包括随州枣树林墓地在内鄂北地区多项重要考古发现,已经串联起从西周早期到战国时期曾国墓葬制度完整的发展脉络。尽管如此,铸有“曾伯克父甘娄”之名的青铜器此前从未有发现,这批春秋早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不但对此前的曾国墓葬考古发现有着重要的补充印证作用,也对研究曾国宗法世系、礼乐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一组8件,包括1鼎、1簋、1甗、1霝、2盨、2壶,品类丰富,保存完整,从形制、铭文、纹饰、铸造等方面均体现出典型的春秋早期青铜器的时代风格。除了上述考古学术研究价值外,这批青铜器组器的重要价值还有两方面:一是铭文众多,每件青铜器均有铭文,一共多达330字,其中簋器、盖对铭共100字,壶每件器、盖对铭共48字,铭文的字形笔画圆滑,字体遒劲饱满,布局错落有致。每器均带有自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二是铸造工艺极为精致,通过X光照相技术可以看出,所有青铜器都为范铸成型,鼎、甗耳部为直接铸造,簋、盨、壶等则先铸出器身,同时耳部铸造出铜榫,然后再安装器耳活块范,铸造器耳,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器铸造工艺。



来源:国家文物局





上一条:《基于免疫磁珠富集的荧光快速检测出土文物中痕迹蚕丝蛋白的方法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下一条:甘肃长城保护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