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文物保护,有热情,还要有能力-丝绸之路文物科技创新联盟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参与文物保护,有热情,还要有能力

创建时间:  2018-09-12  赵朋卫    浏览次数: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有着多重意义。

近日,由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组织的调查显示:

83.4%的受访者平时会关注与文物有关的信息,

77.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保护文物的意识,

90.2%的受访者想更多地了解文物保护知识。

近八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有保护文物的意识,这对于我国文物保护的前景而言,显然可喜可贺。

文物保护观念深入人心,与文保知识在大众传播领域的有效传播有着紧密联系。《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的走红,带动了一轮又一轮的文物热。

当下,从事文保工作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冷板凳”,而是很多人眼里很“潮”的事,一些文保工作者甚至成了网红。

但是,在意识和行动之间,还隔着能力的距离。空有热情,欠缺能力,不仅无益于文物保护,反而可能破坏文物。

近期的典型案例就是活跃在民间的“走陵”活动。今年上半年,在陕西省泾阳县境内的唐代崇陵,一些“走陵人”私下将石刻移位,在文物保护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个考古遗址被发掘以后,通常需要几年甚至数十年才能产生扎实的研究成果,而公众更关注的是“地宫开启”、文物重见天日的瞬间。

文物保护的周期性与公众对成果的迫切诉求,存在显著矛盾。

文保需要专业力量,更需要公众参与。问题在于,公众应当以怎样的姿态参与文保。

面对精美的器物、价值连城的宝藏,凡是有审美能力的人都会心向往之。然而,文物保护的意义不止于“术”的层面,更在于“道”的追求。

通过文物,能感受到历史上的时代变迁、疆域变化、人口流动,也能读出技术发展、社会关系、风物民俗,这些相对抽象的历史细节因为文物古迹而具象化。相比欣赏文物的外在美,那些内在而深刻的解读更见功力。

在公众认知与专业标准之间,对待文物古迹还一直存在开放程度的争议。这确实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一方面,文物的价值应面向公众,只有充分开放,才能体现文物保护的意义;

另一方面,过度开放往往会损害文物的保护状态,最终影响文物的欣赏价值。

在具体案例中,地方政府利益和商业利益往往掺杂其间,让开放与保护的选择变得莫衷一是。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现阶段,我国还有大量重要文物流落在民间,或者处于缺乏管理的自然状态。公众参与文保,不仅是专业人员从事文保工作的补充,还是文物保护的“第一防线”,一些文物保护好不好,往往取决于第一手接触它们的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欣赏文物之美是人之常情;不过,如何妥善保护文物,无疑更需要超越于感情因素的能力和素养。


警惕!走陵人醉翁之意在文物


“走陵”指的是历史、文物爱好者或机构围绕古代陵墓,尤其是帝王陵墓自发组织的游历、考察、观摩活动。走陵活动不仅是旅游观光,还深度考察文物、历史研究等。走陵人兼具游客和历史、文物爱好者双重身份。

2018年5月因擅自搬运唐陵石刻,“帝王陵文化研究会”被民政部列入第六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这个长期在陕、晋、豫、苏等地组织历史文化爱好者走陵的组织面临取缔。饱受官方、文保人士指责的走陵活动下一步能不能自律、规范,总围着文物打转转的走陵人如何自证清白,这些自发组织的走陵活动对文保究竟是利大弊大,文保部门需要尽快解决这些急到嗓子眼的问题。

走陵人仍在发声炫耀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今年5月“帝王陵文化研究会”组织走陵人在唐崇陵挖狮子、抬文物残骸被社会谴责,沉寂一段时间后,“帝王陵文化研究会”原班人马近期又在陕、豫等地组织走陵活动。记者8月13日多次致电、短信联系该组织一位杨姓负责人,截至发稿前电话仍处于关机状态。这个被列入非法组织的“帝王陵研究会”是否还在组织走陵活动,尚未得到证实。

记者电话联系到一位参与今年5月在陕西咸阳唐崇陵的走陵人,这位走陵人说:“以后有时间、感兴趣,还会去走陵,但那种非法组织的,未经审核批准的走陵活动不会再参加了。”他提醒广大走陵人守法、文明研学。

记者查阅了“帝王陵研究会”微信公众平台,发现所有文章均已删除,停止更新。另据知情人透露,名为“帝陵寻踪”的微信公众平台替代了前者的功能。“帝陵寻踪”发布的多为走陵人唐陵寻踪、纵情山水、感知历史的文章及游历的照片。其中一篇游记中配发了一位走陵人在千余年前的石刻上“动手脚”并炫耀的照片。

走陵活动涉嫌侵犯文物多不靠谱

“帝王陵文化研究会”组织走陵人搬运咸阳唐崇陵石刻至今仍然在文保专家、网友中留下骂名。网友指责走陵人学识有限、水平参差不齐,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多的是意欲浑水摸鱼、顺手牵羊,走陵活动打的是文物主意、干的是盗掘、破坏文物之事。

据知情人士透露,近期走陵乱象引起社会争议。一些社交平台上走陵人与文保人互相攻忤、甚至谩骂、诋毁。争议中走陵人也承认一个不争事实:走陵活动存在漏洞,对参与人监管监控不全面,一些走陵人行为触及法律和道德底线。

走陵活动打擦边球,十走九危害

陕西省境内的唐十八座帝陵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难以复制和取代的宝贵历史、文物价值。这些散落在农村乡野间的不可移动文物分布范围广、监管难度大,普遍受环境自然侵蚀濒危,急需保护。

一些不文明、甚至违法的走陵活动钻监管的空子和监控盲区,假考察、伪高雅、凑热闹,围着文物拍照、攀爬、敲打、拓临、搬动,对文物造成了新的损害、破坏。

图片来自网络

“旅游、研学、考察的活动不能对遗址现状有任何改变、影响。”法律、文保专家认为,保护文物是为了研究历史、造福当代民众,为中华民族留下宝贵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规范旅游者的实地勘察活动。

走陵是一个很小众的活动,但出了偏差、纰漏,后果十分严重,甚至无可挽回。除了走陵人、组织者自律自觉,对走陵人、走陵活动急需制订行为规范、划定禁令范围。不给打擦边球、顺手牵羊、浑水摸鱼者可乘之机。

 

来源:人民日报、央广网 、大秦之声






上一条:《基于免疫磁珠富集的荧光快速检测出土文物中痕迹蚕丝蛋白的方法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下一条: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古建筑维修保护正式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