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3部门联合出台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其中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基本建成文物科技创新体系,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国产主要装备、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去年8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孙淦率全国政协调研组在甘肃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工作”重点提案办理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办理协商座谈会。图为调研组在敦煌研究院考察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规划公布后,79岁的全国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仔细看了很久,兴奋得难以平静:“我去年的提案建议已经列到规划里了,他们办理得挺认真、挺细的。”接受采访时,她这样告诉本报记者。
2016年全国两会,樊锦诗联合其他39名委员递交了《关于加强文物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工作的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提案。提案委员会组织提办双方赴敦煌召开提案办理现场协商会,作为提案承办单位的科技部高度重视,对建议逐条办理回复。后来,“发挥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的建议被纳入了上述规划。提案中,樊锦诗还建议明确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专项》,并予以优先启动。现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专项》也已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提案转化为白底黑字的政策文件,这是樊锦诗特别高兴的一件事。现在,让樊锦诗最牵挂的就是规划何时落地。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樊锦诗就同一主题再次递交提案,呼吁加快推进文物科技创新。“我们的文物珍贵又脆弱,保护是没有尽头的,不能停下来”,在采访中,她反复向记者念叨这一观点。
文化遗产强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十分重视。他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句话,樊锦诗一直放在心里琢磨着,“保护文物意义重大,我觉得不应该只是文物这个专业圈子里的事,文物保护是多学科结合的事业,需要法律、制度、文化等等多种手段,其中科技的作用越来越关键。”
每次出现在全国两会现场,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都是众多媒体关注的对象,而樊锦诗最关注的是她的本行———文物。当了25年全国政协委员,樊锦诗的提案、建议大都离不开文物二字。这些年来,樊锦诗常常与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工作者交流,她发现,不但很多科技成果都能用在文物保护上,而且文物保护中的技术应用又能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这是双赢。
今天,敦煌莫高窟这个穿越千年时光的佛教艺术宝库能纤毫毕现地呈现在世界游人面前,正得益于科技这张“保护网”。从遥感技术、影像检测到数字影像,敦煌的科技“成色”越来越高。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多年,樊锦诗对科技在保护文物上的作用有太多切身体会。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文物科学认知、保护管理、保护修复技术与材料、传统工艺科学化、专有保护装备等方面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一些领域还进入国际第一梯队。但是,樊锦诗认为,我国起步晚、底子薄,在文物认知与保护领域与国际社会的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比如文物腐蚀、损失的现状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行业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匮乏等等,“整个行业仍处于从手工作坊模式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转变的关键时期”。
据《馆藏文物腐蚀损失调查项目》数据表明,我国有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情况的腐蚀损失,而在新技术革命带动下,未来5-10年,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界正孕育着新的群体性突破,许多文化强国纷纷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本国和本地区的科技规划或单独设立科技行动计划,抢占未来制高点和话语权。“我们要从文化遗产大国变成强国,强在哪里?这值得好好思考。”樊锦诗说。
在敦煌度过了50多个春秋,文物的易损、脆弱,樊锦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这个文化遗产的“强国”梦,去年两会上,樊锦诗递交提案,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编制专项科技规划,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专项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针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3个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和科技示范。同时她也提出希望重点突破的领域:考古调查与发掘专用的技术和设备、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抢救性保护手段等。
小组讨论时,樊锦诗把自己的提案拿出来供科技组的委员传阅,立即得到众委员的支持。有的委员一边在联名提案人签名页上签名,一边向周围委员推介,响应的人越来越多,一共有39名不同界别的委员主动在提案上签下了名字。
委员们如此“追捧”樊锦诗的提案,不仅出于对她学术精神和履职热情的尊重,更出于对敦煌的尊重。正如樊锦诗所说,“守护敦煌,就是守护我们传统文化的根,也是守护我们未来发展的根基”。
“这是大家的共同努力”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甘肃的文化遗产资源灿若星河,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东方艺术明珠。2016年8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联合科技部、国家文物局等提案承办单位踏上了甘肃这块宝地,就樊锦诗等委员的提案进行重点提案督办调研,并在敦煌召开了提案办理协商会。
调研组一路走访了嘉峪关关城、瓜州榆林窟、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等多个地点,其中,对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和莫高窟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重点调研,大家看到了我国在文物保护的科技研发和科研平台建设上作出的努力。
“经过十几年科技攻关,敦煌研究院在古代壁画保护研究、土遗址保护研究、考古现场出土文物保护研究、壁画数字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若干成套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科研成果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这是来自敦煌研究院的声音。让人欣喜的是,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一些文物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得以加强,比如,通过对石窟寺壁画保护技术的持续支持,我国已从十余年前的受援国,发展成为技术输出国。
尽管已有了长足进步,但要真正让行业整体水平彻底摆脱“手工作坊模式”,走向现代化和科技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提案办理协商会上,与会人员对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达成共识:国家层面没有形成统筹协调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的体制机制,资金投入总量和覆盖率有待提高;核心技术、装备和系统平台研发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研发需求点多面广,有限的科研经费和人才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形成攻关合力。大家的看法与樊锦诗一致: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创新规划》,研究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并支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些建议得到了科技部的积极回应。会上,科技部相关代表说,“十三五”期间,科技部将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科技创新重大需求为牵引,强化全创新链设计,系统部署、重点突破,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科技支撑能力,开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会上,科技部代表还与樊锦诗进行细致、诚恳的沟通协商。这样的办理态度让樊锦诗很满意。她对记者说,调研中,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对敦煌及周边一些文化遗址考察很细致,科技部的态度很积极,大家的共同努力是促成此次提案得以落实的关键。
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遗产认知、保护、监测、利用、传承等技术研发与示范,支撑文化遗产价值挖掘,支撑馆藏文物、重要遗产地、墓葬、壁画等的保护,支撑智慧博物馆、“平安故宫”工程建设和“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促进世界遗产和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在这次调研结束后不久,科技部等三部委出台上述规划,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专项》,将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列入了规划重点任务,聚焦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3个重点方向。
割不断的敦煌情结
其实,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樊锦诗在履职中为文物保护发声并最终得到落实,已不是第一次。
走进今天的敦煌莫高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莫高窟的数字化3D球幕影像。敦煌研究院为了既有效地保护洞窟,又让游客得到更好的观赏体验,改变了以往单一参观洞窟的模式,利用科技手段将洞窟壁画、彩塑搬到洞外展示,建成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让游客先观看4K超高清宽银幕电影《千年莫高》和8K超高清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对敦煌艺术有了初步体验后,再到莫高窟实体适度观赏洞窟。这大大缩短游人停留窟内时间,减少环境变化对文物的损害。
数字敦煌正是樊锦诗一手促成的,这位连电脑都不太会用的老太太,通过提案建议,让创意变成了现实。
樊锦诗曾向媒体表示,敦煌莫高窟这些年的游客数量在大幅增加,“当游客增多时,洞窟的微环境就会发生变化,这对文物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在上世纪80年代,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已经从50年代的看守式保护和抢救式保护阶段进入了科学保护的新时期。到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时,如何破解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敦煌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成为她比较头疼的问题。一到旅游旺季,因游客超载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湿气等对洞窟壁画造成的损害难以估量。“不让看不行,看坏了也不行”,樊锦诗陷入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之中。
“2003年,正好当时院里在抓数字化,这给了我一个启发,就想能不能让游客在洞窟外面看?其实我并不懂这个技术,只是一知半解,我们专门请教了搞计算机人,他们说可以。”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数字敦煌的进度是慢工出细活,一幅壁画要用轨道固定相机拍摄,一面墙可能要几千张照片才能拼起来。樊锦诗曾向媒体介绍说,一个洞窟要做一份档案,492个洞窟就要做492份档案。每个洞窟的档案照片,最少要保证有窟形、窟顶和四壁各一张,才能算得上一个洞窟最起码的照片全面记录。这样算起来,莫高窟最少要有约3000张洞窟档案照片。
2003年,樊锦诗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件《关于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的提案,得到高层重视。经过反复论证,2007年国家发改委通过批复,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立项,2014年完工。数字中心开放后,犹如身临其境的球幕电影大受欢迎,达到文物保护和开放利用的双赢。
“我们的管理体系都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刚开始我很忐忑,怕这个数字中心受到游客冷落,那不是浪费国家的钱吗?好在开放三年了,大家反映都还不错。”樊锦诗说,她这才放下了心。
守护了50多年,樊锦诗早把研究和保护敦煌看成自己最重要的使命,她害怕有一丁点闪失,让这个文化宝库受到损害。2009年敦格铁路(敦煌至格尔木)规划出台时,樊锦诗发现规划中的铁路可能会造成敦煌古城“破相”,“修铁路是好事,但文物也不能破坏,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樊锦诗思考良久,递交了提案,其中反映了这个问题,并设想出另一条路线。提案得到全国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最终,敦格铁路“绕道”而行,人们都说她“救”了敦煌。后来,铁道部一位负责人还专程登门向她表达了感谢。
25年履职生涯,樊锦诗从未懈怠。今年两会递交的这份关于加快推进文物科技创新的提案,樊锦诗也和以往一样字斟句酌,仔细修改后才交上去。在接受采访时,这位著名学者反复强调,自己只是一个基层文物工作者,她的建言是出于作为委员的职责,也是出于她这一生割不断的敦煌情结。
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工作的提案
第一提案人:樊锦诗
承办单位:科技部(主),文物局(会)
内容:
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属于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领域,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面对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环境不同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由于起步晚、底子薄,我国在文物认知与保护领域还有诸多共性与关键技术难题尚未解决,文物腐蚀、损失的现状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对文物的认知、保护技术的选择多基于传统的经验认知,行业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匮乏,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渠道来源单一,整个行业仍处于从手工作坊模式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转变的关键时期,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在新技术革命带动下,未来5-10年,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界正孕育着新的群体性突破。在这个战略机遇期,我国只有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支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才能实现从文化遗产大国向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的根本转变。
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编制并发布《科技支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行动》专项科技规划,调动更多社会优质科技资源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
二、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专项》,并予以优先启动。重点针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等3个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和科技示范。重点是:
1. 在文物的价值认知方面,以大幅提高考古发掘技术水平和信息提取能力为目标,重点突破考古调查与发掘专用技术与装备,无损分析检测和多技术协同探测技术,提高技术协同和数据分析能力;解决多维度复杂环境条件下陆地(水下)文化遗产及赋存环境的认知难题;系统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泥河湾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大学术问题。
2. 在文物保护修复方面,重点解决文物风险识别、处置、评价的预防性保护成套关键技术,提高文化遗产的风险预控能力;针对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重点突破基于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抢救性保护的共性、关键技术与专有装备和系列标准。
3. 在传承利用板块,以典型博物馆和大遗址为对象,打造基于分享、互动、数据流动和人工智能的智慧博物馆技术支撑体系和基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综合体验的下一代文化遗产展示传播技术支撑体系。同时,加强与教育、旅游、文创、设计、动漫游戏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
三、在已有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创新联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构建实体研发机构与虚拟研发组织相结合的新型科技创新组织模式,组建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部委回应
樊锦诗等40位委员:
你们提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工作的提案收悉。在广泛听取提案人和领域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认真研究并综合国家文物局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是关于编制并发布《科技支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行动》专项科技规划的建议。2016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号)中明确提出:加强文化遗产认知、保护、监测、利用、传承等技术研发与示范等。我部编制的《国家“十三五”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讨论稿)》也将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工作列入了规划的重点任务,提出要“以提升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为目标,重点面向公共文化服务、遗产保护与传承、文体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围绕遗产价值认知、保护规划、修复维护、监测预警、传承利用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系统化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应用示范”,并将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保护修复和传承利用作为科技攻关的主要方向。此外,我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已编制完成了《“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初稿)》。下一步,我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该规划。
二是关于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专项》的建议。按照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和《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有关工作部署,我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依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多次组织召开领域科技工作研讨会,在充分吸收部门以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动议稿)。该重点专项面向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领域重大科技需求,聚焦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3个重点方向。以期通过该重点专项实施,突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系列关键技术,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技术标准体系,提升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科技支撑能力、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的科技保障能力。
下一步,我部将按照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统一要求,积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专项”的后续落实工作,尽快提交部际联席会议审议,争取将其列入重点研发计划任务。
三是关于组建文化遗产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议。我部将结合“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和总体布局,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整合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领域优势科研资源,按程序推动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整合工作,形成功能完备、相互衔接的领域科技创新基地,聚集一流人才,增强创新储备,提升领域创新全链条支撑能力。
链接
我国将着力打造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
据新华社消息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创新体系。
《规划》提出,聚焦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和公共文化服务4个重点方向,我国将致力于在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国产专有装备和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2016年全国文物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强国相比,我们已经由过去的长期“跟跑”,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部分领域已由原来的“技术受援国”变为“技术输出国”。
但是,我国文物科技工作依然面临挑战。“当前,我国文物量大、面广、种类多样、保存状况堪忧,文物利用率亟待提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城镇化进程的提速,进一步加大了文物保护利用的紧迫性,考古工作者与推土机赛跑、修复人员与文物劣化赛跑已成为常态,解决这些问题,需综合施策,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工作效率。
刘玉珠表示,“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优化开放合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统筹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文物科技的投入支持力度,完善投入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